9月8日,高能環境與中南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后劉文莉圓滿完成了出站答辯,成為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能環境分站(以下簡稱“高能環境博士后工作站”)的第二位出站博士后。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孫偉,礦冶科技集團選礦所副所長朱陽戈,高能環境副董事長劉澤軍,副總經理甄勝利,副總經理熊輝,中環協工業固廢與危廢專委會秘書長劉力奇,高能環境環境能源技術中心總工程師劉超,副總工程師胡金泉等專家及領導出席答辯會。劉澤軍副董事長主持會議。
在博士后出站答辯會上,劉文莉博士就其研究課題《銻冶煉砷堿渣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研究》及其在博士后工作站期間的工作情況向各位評審專家進行了匯報。劉文莉博士在站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篇,申請發明專利2項,并作為子任務負責人參與“十三五”國家重大研發計劃項目《復雜銅基多金屬固廢協同冶煉技術與成套裝備研究》,獲得北京市博士后專項資助。
劉文莉博士后現場進行課題匯報
各位專家圍繞高能環境與中南大學聯合開發的銻冶煉砷堿渣資源化與高值化利用技術展開了深入探討。專家認為,“砷堿渣處置”是個世界性難題,該研究創新地提出并研發了“砷堿高效分離技術”,不僅為解決我國砷堿渣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且將提高銻資源的利用、實現多種組分綜合回收、解決銻冶煉等行業的發展瓶頸,推動綠色發展。
高能環境副總經理甄勝利做總結發言
高能環境副總經理甄勝利做總結發言。他指出,高能環境博士后工作站于2014年12月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旨在營造高端人才培養環境,促進產學研相結合。本次博士后的順利出站,標志著高能環境以科技與人才驅動企業創新發展的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果,在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方面邁上了新的臺階。
未來,高能環境將積極促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推動行業前沿領域項目的產學研合作與研發。